韩森:春天里的慧利
“春天里”对韩森而言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大环境,另一个便是园区创业的氛围。

中国在转型,但依然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世界工厂”,有工厂的地方就需要精密的测量仪器,那么,这个需求量是多少?慧利仪器董事长韩森没有给出具体数据,但是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同时,精密仪器也被纳入“十二五”新型产业。在他看来,政策助力,市场需求,慧利正在春天里成长。
只为一个梦想
韩森问,我们的仪器好吗?客户答,很好。韩森继续问,需要吗?客户答,非常需要。韩森又问,那买吗?客户答,不买。韩森不解,为什么?客户答,太贵。
这是韩森归国前与某客户之间的对话,对他而言,国内精密测量仪器与国外情况不一样,不能照搬国外的那一套。“定位,精密的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市场。”韩森说道,从创立之初,他就将公司定位于致力于国际领先的光学前沿检测技术产业化,引领该产业的国际化、信息化、实用化新潮流。
信心源自实力。技术对于韩森而言不是问题,作为慧利的创始人,韩森已从事精密测量领域27年,而贴在他身上的标签着实让人羡慕:光学博士、大学讲座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评审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韩森在国外工作和生活多年,为什么回国创业呢?“这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韩森感叹到,身份、钱对他而言已是身外之物,他期待挑战。从德国到美国,从美国再回归中国创业,他希冀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公司刚刚发展,还有很多挑战,一步一个脚印的走。”韩森说道。
技术引领市场
“不同于其他行业,精密测量仪器行业是技术引领市场。”韩森告诉记者,国内的市场不同于国外,不能简单的靠销售人员去开拓市场,必须有相应技术背景的人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在韩森看来,技术是根本,也是慧利的优势。在精密测量仪器领域,韩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曾领导和参与过近二十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项目,包括了通过透射介质的高分辨检验技术、超高精度1.06微米干涉仪、检验纳米级薄膜等,值得一提的是,他主持的通过透射介质的高分辨检验技术和4英才菲索干涉仪项目分别在2005年和2000年两次获得号称发明奥斯卡研发100奖。
“简单的来说,干涉仪就是将激光分为两束,照射至需要的测量的器件上,在汇合产生干涉,从而精确地测量出被测件表面的形貌误差,包括平面、球面、柱面或者自由曲面。”聊起技术,韩森化繁就简娓娓道来,对于精密测量仪器领域的种种,韩森更是了然于心。
据了解,目前慧利仪器已成功研制、设计、加工了第一代样机,用于测量高精度的平面和球面。由三种口径的模块化检测仪器组合而成(3/4英寸平面或球面标准镜、2英寸平面或球面标准镜、4英寸平面或球面标准镜),可通过自由的组合采用低倍变焦实现等效的高倍变焦来达到不同的最大变倍。
春天里
“春天里”对韩森而言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大环境,另一个便是园区创业的氛围。“科技部明确的把精密仪器纳入‘十二五’新型产业。”韩森说道。近些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产值已达到3000亿元以上,未来十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进入一个战略机遇期,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益化将成为必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带动精密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这对慧利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提及园区的创业环境,“园区非常适合创业。”韩森不吝溢美之词。“比如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每周举办的领军人才俱乐部等。”韩森说道。在他看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他认识了很多人,同为领军人才,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借鉴,对初创公司的人而言,大有裨益。“前年,我还参加了园区与联想合作的联想之星活动。”韩森一边指着墙上的照片一边对记者说道。据了解,“联想之星”由中国科学院和联想控股共同发起,旨在通过“创业培训+天使投资”的方式,发掘培育科技创业的领军人才。在园区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
记者 崔开磊 实习生 苏小凤
来源:2012年7月25日《现代苏州》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