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类“千人计划”20位在园区
——“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裂变效应初探
“千人计划”入选者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翘楚,“千人计划”又有创新、创业人才之分,任何一位创业类人才都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催生创新产业裂变出巨大能量的核反应堆。
一组来自园区的最新统计数据振奋人心:目前,全国“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347名,其中园区20位,约占全国创业类“千人计划”的6%———园区全国人才高地的地标已经形成。
“金鸡湖双百”催生园区现象
“火车头”聚集金鸡湖畔,是园区推行“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的喜人成果。创新发展之路上的先行先试,让园区对人才的重要性体会颇深,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指出,人才瓶颈是最大的瓶颈,人才优势是最可靠的优势,人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 2010年8月,园区开始实行“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打造“人才特区”,计划实施一年多来,金鸡湖畔已成各类人才创业创新首选地。
今年金秋,备受关注的第六批国家“千人计划”评比结果揭晓,“苏州园区现象”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全国共有“千人计划”1510名,其中江苏省有159名,约占全国的10%,而苏州“千人计划”就多达50名,其中园区26席,占苏州“千人计划”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夺人眼球的不仅仅是园区人才的“高度”,其“广度”同样引人注目。
“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包括深化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鼓励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鼓励科教领军人才创新工程、鼓励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和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这个“顶天立地”的人才发展计划覆盖各层次,为园区未来蓄积了丰沛的智库资源。
随着园区科教创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区内人才培养能力已具一定规模,已形成强大的人才自生能力。截止到目前,科教创新区已吸引入驻了1所国家级研究所和24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副教授以上教师1700人,各类在校学生规模超7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层次学生比例不断提高,达到近2万人。此外,园区培训事业快速发展,各类培训机构已达25家,已经累计培训34万人次,其中中高端类别培训占62%,科教创新区内已逐步建成服务园区,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伴随园区这座非凡城市的国际影响力,“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在海外留学生、外籍人才中也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海外人才纷至沓来,截至2010年底,园区累计引进海外归国人才超过3000名,集聚各类海归人才创办企业300多家;在园区就业的外籍人才5544名,累计引进外国专家1000多名,园区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命名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一年2亿元纳才力度 引爆创新产业大裂变
“2011年园区人才专项经费是2亿元,其中6000万元直接用于金鸡湖双百人才,2012年力度更大,用于金鸡湖双百人才经费将突破1亿元。”谈及园区的纳才力度,园区组织人事局副局长邹小伟充满期待:人才工作落脚点就在于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人才上的大投入,必将引发园区科技创新裂变式的强大爆发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园区一定会出现上市公司集群出现的井喷期。
“科技领军人才”是“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五大工程之一,又有“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首席”之称,2007 年至2010 年,园区共评选出各类领军人才项目183 项,在今天举行的第二届金鸡湖双百人才表彰大会上,132个项目新晋“领军”,其中纳米领军项目28个。
“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这些科技领军项目的共同特点,‘小巨人’的爆发力已崭露头角。”邹小伟介绍说,在园区领军项目中规模企业不断涌现,2010年,园区各类领军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37亿元,其中21家领军企业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而今年上半年,园区各类领军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就达4.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2亿元,将有45家企业销售超1000万元,科纳技术母公司已在台湾上市,另有3家领军企业正在筹备新三板上市。
在园区,“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已经形成强大的磁吸效应,形成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三高联动”的局面。
张佩琢是我市第一位入选“千人计划”的生物医药领域科学家。2003年,他在上海创办了吉玛制药有限公司,2007年下半年,他决定在刚建成启用才几个月的生物纳米园设立企业总部,成为最早进驻生物纳米园的企业之一。在园区,张佩琢见证了这样的发展,三年间,园区从无到有,快速形成了一条从基因试剂开发、基因检测服务、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研发、基因产业配套等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不出园区就可以实现产品从研发到销售的所有环节。另一方面,吉玛基因也在这样的巨变中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该公司目前已拥有一条从关键原料到原料药合成的上下游贯通的RNA干扰药物产业链,成为国内唯一、全球仅有的四家主要供应商之一,目前正积极进行新三板股改的吉玛即将跨上新台阶,张佩琢说:“园区发展的加速度让我们有信心,明天一定更精彩!”
国家级资智对接平台千人计划创投中心放飞梦想
“在我们这群人心里,都藏着一个梦想,园区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给我们翅膀实现梦想。”2005年,孙剑勇从遥远的美国来到苏州创业,除了一个背包、一个为中国打造自主知识产权通讯芯片的梦想别无他物,但正是这样的梦想在园区找到了放飞的平台,一个梦想、一片热情,孙剑勇得到的是苏州创投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随后他如愿创办了盛科网络,其开发的网络交换机核心芯片获评苏州第一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现在盛科在国际同行中已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唯一享有龙头地位的中国企业。
只有理解梦想的人,才能打造出飞翔的翅膀。
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创业人才打造智本、资本对接平台,从国内规模最大的股权投资母基金、国创母基金园区落户到国内首家服务于“千人计划”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启用,近年来,园区倾心打造的中国创投湖———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一次次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在园区,以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为主阵地,发挥中新创投以及国创母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已构筑完善的资金扶持体系。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已入驻创投团队近30支,管理基金超过40支,基金规模突破300亿元,备案创投企业数量占江苏省1/4,国创母基金首期150亿元已经开始运营。
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在这里放飞梦想。据了解,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已累计为400多家创业企业提供创投资本,其中18家成功上市或已过会,超过100家企业由海归人才团队创建,投资项目中29人系国家“千人计划”人才。
为引导更多资本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园区不断完善投融资平台,还设立了3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和3.5亿元的创投引导基金,设立了全国首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贷平台、全国首家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江苏省首家科技小贷公司和苏州市首家科技支行,形成了涵盖人才创业孵化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到成熟期全过程的投资体系和从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到资产管理的全方位融资平台。
记者 施艳燕 通讯员 钟 宁
《苏州日报》2011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