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不竭的动力
文/ 王辉
脑海中依旧挥之不去的是那一份感动,如波涛汹涌般跌宕在心头。
9日清晨,龚师傅带领我们产业公司一行人等,随队在科技园四期集合,随着汽车的启动、心情也插上翅膀,思绪开始飞扬,一天的旅途已然开始。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门前,还未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整理一下思绪,下了车,走近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注视着这位中国革命先驱,静思许久。是那一双眼睛,坚定、执着、强悍,未曾有任何预感和转折,心情突然沉重起来,思绪瞬间凝结到那个满目疮痍、岁月凝霜的时代……
跟随着大家的脚步,孙中山先生的故居遗物一件一件呈现在眼前,历史的画面也不断地浮现在脑海中。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时代,清政府丧权辱国,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的灵魂深处,依然涌动着一股勃勃生机,它昭示着幸福生活的期望,它犹如混沌之际的一道闪电,要瞬间撕裂这个落魄的世界。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兴起,伴着新文化对旧社会的不断冲击,爱国志士想尽各种办法,试图唤醒民众,救国于危难之际。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真的不能真切体会,革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固然贵重, 但若没有坚定的信念,星星之火何以燎原?革命难乎于登天,呜呼,哀哉!
感叹最深的不是那些珍贵的文化古迹,也不是那里曾经留下的革命的印迹与回响,而是导游口中的一句话:孙中山先生一生屡经挫折,却从不放弃,愈挫愈勇,只为了一个信念,世界大同的信念。
思绪没有停歇的意愿,似乎已经没有延伸的尽头。回想孙中山先生一生的轨迹:少年立志,出国学医,上书改革,决心革命,领导起义,推翻帝制,实业救国???这一步一步,坚实有力,一生都在经历失败,却总能从失败中取得最终的胜利。不知他的勇气从何而来,他的力量——矢志不移的力量,又从何而来。这决不是奇迹,“信念”二字给予世人斩钉截铁的回答,不错,这是信念的力量。
他本可以选择,医学博士、旅居国外;他同样可以选择,上书失败、起义失败、保路失败、护法失败,但他绝不妥协,他的人格已经刻上民族的烙印。他本可以选择幸运,可他选择的是不幸。他的不幸,并非两袖清风白手起家之艰,亦非九死一生之险、十次惨败之难,而是明明可以用墨写的谎言掩盖血写的事实、求得一把手术刀带来的富贵与平安,他却偏偏要折断手术刀,从第一滴沸腾的鲜血开始,抚慰这个民族的伤口。他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广州起义、惠州起义、潮州起义、钦州起义、南宁起义、河口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了,无数次的失败不能让他动摇,他决不放弃,革命的脚步还在继续,终于,他胜利了,推翻帝制,恢复中华,创建共和。他是真正的大丈夫,真的英雄。
如果问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信念是唯一的答案,是信念让生命赋予高度,是信念让生命不息。
忽然想到杨昌济先生对其弟子毛泽东的一句话: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移;忍者如柔练,虽困苦艰难而不催;坚忍者,刚柔相济、持之以恒也。此刻我深深的感悟到这种信念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充满斗争的一生。它诠释的不仅仅是生命的意义,更是一种信念的力量,它指引着一代一代的年轻人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让无数的生命绽放异样精彩。
来源:《协委会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