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旭创刘圣:在中国复制“硅谷”的探索

时间:2012-09-13 浏览:1200
对话旭创刘圣:在中国复制硅谷的探索
 
   C114讯 北京时间9月10日下午消息(张月红)旭创科技,这家致力于耕耘高端光模块市场的企业,创立于2008年,在9月6日-8日于深圳召开的光博会上,展出了40G QSFP+ 全系列产品。40G QSFP+产品在国内目前仅有两家企业能够拿出产品,而旭创就是其中的一家。
这家成立仅四年的企业,营收增长相当快,总经理刘圣预计今年的销售将翻一番,达到2亿元。

   定位准确
    刘圣认为,公司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正确的定位,四年前,刘圣在硅谷工作,他看到2008年的国内市场虽然已经有很多光模块公司,但大部分都在低端制造上竞争。10G和40G的光模块却是一个空白,刘圣和另外4位海归博士开始回国组建团队,专注于高端光模块市场。
四年发展下来,旭创的10G光模块产品已经全面覆盖,继去年10G SFP+规模应用后,公司营收增长开始步入快车道,多款新产品的推出,也使公司的利润率随之得到提升。产品也从前两年80%依靠OEM、ODM,转变成今天90%以上的销售额来自于自有品牌。
    据刘圣介绍,旭创40G QSFP+正在批量发货,主要应用在数通以及数据中心市场,从区域来看,国内对40G仍处在试验和认证阶段,需求量最大的在北美。
    旭创对产品路线的规划也非常清晰——10G、40G、100G,刘圣表示:“未来几年,我们的定位是10G SFP+系列做到国内第一,40G QSFP+做到全球前三名,现在开发的100G产品,计划明年量产。市场方面,我们专注于对带宽要求增长最快速的数通、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
在中国复制硅谷
    旭创和国内大部分同行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这是一家由海内外风投投资的企业,刘圣和其他几位创业伙伴都来自美国硅谷几家高科技公司,在公司创立和运营上都借鉴了硅谷创业公司的经验。刘圣表示:“作为一家典型的风投投资公司,我们目前并不在意创业之初前几年是赚钱还是亏损,我们看重的是未来可观的前景,有没有竞争力的技术,能否在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据他介绍,旭创前两年的研发投入是国内同行中最大的,达到了营收的20-30%。
   当然,在中国复制硅谷公司并非简单的照搬,任何一种成功模式到了新的环境,肯定要做些调整。  刘圣坦言:“硅谷的成功有很多我们能借鉴的地方,但复制到中国肯定要做些调整,我们创业的这几年一直在进行这样的学习,刚开始是把国外先进的管理机制搬到国内来,两三年发展下来,我们慢慢也作了一些调整。比如公司是否一定要全员持股,企业文化是不是完全沿用海外公司的宽松文化。我们正在探索怎样把国外的一些文化和国内情况结合起来,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仍在尝试。”
   国内外差距
    旭创的几位开国元老大多有着在Opnext、Intel, Pine Photonics等领先光模块企业的从业经验,那么对比海外和国内,毫无疑问会感受到差异与不同。
    刘圣表示,光通信产业相比国内其他行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是最小的,他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华为和中兴的开拓。目前的光模块产品从2.5G到10G,国内外已经没有太大的差距,因为包括封装、电路都在一个结构上面;从10G到40G较大的门槛在于光学设计,因为到了40G时代,就不可能再沿用以前的TOSA、TO封装的模式,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设计。从40G到100G又是一个更高的门槛,不光是光学的门槛,还有电的门槛。光模块的核心技术是光电转换,目前在高端领域,仍然由国外厂商主导。
    为什么国内光通信企业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仍然有这么大的差距。刘圣认为,核心器件的开发需要更长时间的沉淀,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出来的。高端产品不仅技术需要储备,人才也需要储备,产业上游的企业,一般都需要几十年的积累。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企业多在低端制造上过度竞争,没有充裕的资金进行研发投入,听起来都是占总营收10%的比例,但国外公司的盘子大,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业界也都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国家为了扶持本土企业,对部分领先企业提供研发补贴,但囿于体制等各种局限,能有多少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是一个大问题。而很多高效率、对市场敏锐的小型民营企业由于受到产业链自下而上、层层传递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利润率已经到了边缘,用刘圣的话来形容“很多企业都做着差不多的产品,活得比较辛苦,根本没有资金再进行研发投入。”生存得比较辛苦,也就没有意愿在早期投资,特别是芯片等投入大、回报期很长的领域。
   行业需要理性竞争
    目前看来,要想改变这种“国外厂商独享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在低端领域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自主创新。行业目前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自主创新模式,帮助企业进行转型,这显然与硅谷模式天差地别,但刘圣认为,对于目前的国情来说,国内企业处于转型的初期阶段,政府通过奖励来刺激企业进行创新是一个必需的过程。但长远来看,自主创新会像市场机制一样,在良好的、利于发展的环境中自主进行,所谓良好的成长环境还包括融资途径、政府行政效率等等,他相信,打造好这样的投资环境,产业自然会冒出很多来自草根的创新型企业。
    对于这样的局面,刘圣对旭创的发展策略似乎带着点无奈:“旭创定位在高端,我们对研发的投入很大,目前先不讲赢利多少,做好产品开发和创新,我们要看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前景。”
刘圣的观点是国内大多数光模块厂商的心声:希望下游的系统设备商不要过于挤压供应商生存空间,希望产业链理性竞争,希望利益分配合理,当然他们更多的是强调自己要深度挖掘潜力,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刘圣认为,在价格导向下,国内不少企业仅关注产品自身的成本,忽略了品牌、服务等等其他细节,而这些也是企业的竞争力的体现。
    虽然光模块产业目前过度竞争,也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光模块的需求对象来说,已经从传统的电信行业客户一家独大,系统设备商挤压供应商空间,转变成Facebook谷歌等一些互联网公司,包括一些云计算企业渗透到通信产业,这种趋势将改变整个光通信产业的格局。
    在这个大的变革当中,对光器件、光模块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市场。所以说尽管光模块目前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如果企业本身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能给客户带来附加值,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就能够在这个市场上获得比较好的发展。旭创的目标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跟国外的领先企业去竞争,至少在一些细分市场做到行业领先。
来源: C114中国通信网
2012年9月11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