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大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2-12-10 浏览:645


       2022年12月8日至9日,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学会(ISEG)主办,南京大学承办,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三届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大会”在南京大学顺利召开。来自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近60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环境岩土工程与低碳地球”作了精彩的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骏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陈云敏教授,非洲科学院院士Hilary I. Inyang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Charles W. W. Ng教授,印度工程院院士Devendra N. Singh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Irene M. C. Lo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刘羽处长,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陆现彩教授、副院长王孝磊教授,ISEG主席南京大学施斌教授、秘书长唐朝生教授等国内外300余位嘉宾学者通过线下结合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1670919181444.png

       12月8日上午,在唐朝生教授的主持下,大会开幕式在南京大学朱共山楼隆重举行,并为前不久逝世的国际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先驱之一、ISEG创始人Hsai-Yang Fang(方晓阳)先生默哀。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陈云敏院士致辞,他指出环境岩土工程在当前人类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次会议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优质的交流平台,对促进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施斌教授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ISEG的历史和发展以及本次会议的筹备情况,并特别感谢了众多青年学者对本次会议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体现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次大会为纪念方晓阳先生在创立环境岩土工程学科方面的历史性贡献,特设立了“方晓阳讲座”。经ISEG理事会投票选举,首届“方晓阳讲座”由ISEG名誉主席Hilary I. Inyang教授主讲,演讲题目为“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s and Textural Responses in Geomaterials”,系统介绍了地质材料中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及其在微宏观尺度上对地质环境的意义。在接下来的议程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地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与修复、微塑料和其它新兴污染物、土壤-植物-大气相互作用、可持续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置与利用、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可持续地质灾害防治、跨学科和新兴技术发展、地质环境保护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参会者普遍认为这次大会的演讲嘉宾层次高、水平高,演讲内容反映了当今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水平,受益匪浅,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大会。

       在大会闭幕式上,公布了“方晓阳最佳青年报告奖”评选结果。该奖项是由方晓阳先生生前设立,旨在奖励38岁以下青年学者在环境岩土工程领域所取得的成果。经过ISEG理事投票选举,南京大学顾凯副教授获得了第一名,南京大学程青副教授获得了第二名,东南大学倪钧钧博士、加拿大女王大学Jiying Fan博士、德国波鸿工业大学Alexander Rudek博士生并列第三名。

     “ 第十三届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大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国内外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领域前沿研究发展,对相关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来源  南京大学新闻网)

联系我们